相信大家都听说过“宝宝心苦”这句由来已久的句子和表情包,但是这个梗真正的来源在哪里呢?众所周知,“宝宝”这个词其实来源很深。可以聊一晚上!边肖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了一套表情包,让你能发现宝宝辛酸的梗来自哪里。
“宝宝”这个词的来源:说到这个词的来源,它有着悠久的历史。“宝宝”这个词自古就有,真是一言难尽。
不知怎么的,“宝贝”最近成了台湾省的流行语,到处都有人“宝贝”。
其实网络世界里莫名其妙红起来的事情数不胜数,突然出现“宝宝热”,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。
别管最近这种趋势是怎么来的。如果要追根溯源,“宝宝”这个词其实是有故事可讲的。比如:你有没有想过叠词“baby”和婴儿有什么关系?
三国时刘备抱刚出生的窦,他会不会也要叫儿子“宝宝”?另外,古代继位的皇帝们有没有想过把圣旨的开头改成“奉天为载体,此婴为圣旨”?(嗯,应该没有)
故事其实不是很长。
晚文人田一恒的《留青日札》中对“宝贝”一词的由来颇为明确:
现代人爱惜自己的儿子,每次说“宝贝”的时候,都把自己的话盖得像宝贝一样。又称“包保”,人们认为它是“包保”的意思,但不认识“包保”的人据说受到元人的尊重。
田一恒认为,用“婴”来指代孩子,自明代以来就普遍流行,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前朝。在蒙古语和元语中,“包”表示“尊敬”。在汉语中,这个词逐渐被音译为“宝贝”,这大概是因为“宝”这个词,它可以传达珍惜、爱和价值的意思。
换句话说,最早的“宝宝”其实是写成“宝宝”的。《留青日札》还提醒了几位历史名人,包括元末郭阔帖木儿将军(即《倚天屠龙记》中赵敏的弟弟),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,两人都有可爱的绰号,被称为“包保”。至于他们在战场上与对手厮杀时,会不会也以霸气的姿态自称“本保保”?嗯,我也不知道。
“包包”这个词在明代文学中已经看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,比如“包包”,或者李文忠的另一个外号叫“包儿”——其实我们现在要给人起外号,就是“阿呆”“小明”“珠儿”,这个词变了?差不多吧。
“宝宝”在明代逐渐转变为“宝贝”。然而,这个词起初并不是特指儿童,但它可以用于其他方面。比如明末学者金耀的《文选》中就曾提到,按照当时江南当地的习俗,“孩子叫妈妈‘宝贝’”——换句话说,“宝贝”也可能反过来用,成为孩子称呼妈妈的一种“情话”,一种亲昵的称呼。
还有一个“宝贝”的用法,大家都很熟悉——上小学的时候,大家都去买“蚕宝宝”,对吧?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中国,就已经是这样了。
中国南方的浙江一直是丝绸生产的重要地方。然而,一些清代出生于浙江的学者在著作中明确提到,当时的民间养蚕家庭“称蚕为‘婴儿’”。
蚕和宝宝是什么关系?其实更早的时候,人们称蚕为“春蚕”,是因为春天的时候,蚕结出了大量的茧,给养蚕人带来了很好的好处。此外,有人称夏茧蚕为“夏宝”。无论如何,虫子既然可以换银,自然被视为有价值的“宝贝”,一定要捧在手心,小心呵护。
后来的时代,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以“婴儿”的名义出现在历史书上。比如晚清文学《黑龙江外纪》中的一个故事,讲的是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个被流放到东北的书生。他的小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,他的昵称是“宝贝”。
龚宝宝是一个特别聪明的神童,九岁之前就读过很多书。当时黑龙江将军很喜欢他,经常请手下人带他去住处讲解一部中国经典(将军是满族人,所以请一个小神童用汉语辅导他是很有道理的)。
但是有一天,龚宝宝突然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,把将军难住了。他说:世人常把天空和大地比作父亲和母亲。日复一日,一父一母,也是很有道理的。然而,作为妾,我有一个父亲和两个母亲。就像头顶上有一片天空,脚下有两块土地。我的土地怎么可能比天空更大?
这.真是太好了,问吧。皱着眉头的将军胡乱想了一个答案,勉强搪塞过去,龚宝宝只能随口回答。然而,龚宝宝似乎始终没能找到这个谜题的满意答案。九岁时,他的生命在这样的黑暗中结束了。
龚宝宝的困惑是怎么发生的?他有没有遇到过两个母亲之间的孝道或伦理问题?事实上,即使有,在这样一个时代,他可能也无法表达对长辈和家人的任何意见。“宝宝心里苦,所以宝宝说不出来”——对于龚宝宝来说,那可能真的是一个贴切的写照。
“宝宝”这个词的流行也是在一百年前的中国看到的。在清末民国的报刊中,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普通人打着“宝贝”的旗号。
比如1886年上海有个新闻《申报》说“金宝宝八店,张保保被捕”翻译成中文就是某个叫“金宝宝”的船长抓到了一个叫“张保保”的反派,真的可以说是两个婴儿的正面交锋。
同时,在《申报》记录的事件中,随处可见被称为“婴儿”(但不一定是真实姓名)的涉案人员。痞子叫王宝宝,马车夫叫杨宝宝,姨太太叫沈宝宝……说当时的上海是个“遍地宝贝”大概也不算太夸张。
在古代,普通人的名字不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,像“宝贝”这样简单、好记、寓意美好的名字很容易流行起来(即所谓的“市场名”)。这种流行实际上发生在浪漫的地方。在晚清乃至民国的文学作品中,可以发现很多青楼名妓,都是打着“宝贝”的旗号。
我们看看大家都很熟悉的刘娥《老残游记》。有一次,据说老残在冥界梦游,找到了一家可以叫妓女的餐馆。老残打开了餐厅的花名册。我在小册子里看到“既不是北方的金桂玉兰,也不是南方的小元元”,但都是一些好女人的名字——不管后来的故事怎么发展。这里的重点是“宝贝”和“圆圆”合二为一,刘娥被视为南方烟花女子的代名词。显然,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南方有无数青楼女子选择了这两个名字
得益于日益发达的报业和摄影,可以看到清末民初大量妓女以“宝贝”的名义出现。当时,知名妓女犹如明星,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。他们的“肖像”已经在各种报纸和广告上发表,照片中的时装可以引领社会的时尚潮流。小报上有无数关于旅行的轶事,其中充满了关于妓院的流言蜚语。学者和学者竞相使用各种无聊的公式,唱出名单上名妓的魅力(所谓“花榜”),并评价她们的排名。
写妓女的男人,大多只关心妓女的“色情史”、“情史”或风流韵事。越煽情越腥越好。清朝末年,皇室携南方妓女苏保保、洪保保赴美的传闻轰动一时,而上海名妓华保保则先后成为革命家王金发和直系军阀曹锟的宠妾。但这些“婴儿”的名字都只是历史的一面,都是大人物的八卦。至于他们新闻后去了哪里,故事怎么写,没人会在意。
这个婴儿内心很痛苦。宝宝对谁说?在八卦的背后,这群以婴儿命名的女性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向历史讲述自己的故事。
也是在民国初年,大家熟悉的那种“婴儿”广泛出现在报刊杂志上。比如呼吁“宝宝”健康的商品广告,或者名人自己“宝宝”的照片也会作为新闻发布。随着1949年的逃难潮,在中国现代媒体中越来越常见的“婴儿”一词,也在后来被带入了台湾省。
/“宝贝”在民国《申报》和《良友画报》上。包括我们现在熟悉的桂格麦片、宁珂奶粉、高露洁爽身粉,都在广告中强调“宝宝”。左上图为名人文之子,报纸版面上经常出现当时社会知名人士“宝宝”的照片。/
故事快结束了。
按照这整个故事的脉络,你今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天线“宝宝”和满意的穿纸尿裤的“宝宝”其实可以追溯到元朝的历史。人类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其进化的线索。不合适的流行语可能会逐渐消亡,旧的“宝贝”可能会被赋予新的含义,突然变成一种奇妙的时尚。
如果我们看久了,“baby”的意思其实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(据说英语中的“baby”最初并不是指孩子)。它可以指母亲一次,它曾经是一个共同的名字和大小。如今的“宝宝”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戏谑意味的代名词。
几十年后,汉语中的“宝宝”一词会衍生出什么奇怪的含义?